音乐吧 - www.5229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57|回复: 0

非常纯正中国风!民族管弦乐【喜庆的日子】

[复制链接]

1859

主题

1859

帖子

549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音乐币
0
贡献
0
金钱
3640
威望
0
相册
0
发表于 2017-10-6 20: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非常纯正中国风!民族管弦乐【喜庆的日子】

喜庆的日子

喜庆的日子

——《喜庆的日子》,中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作曲于1952年,原来是为当时的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所作的插曲音乐,音乐取名《翻身的日子》。2005年朱践耳将之改编为西洋管弦乐版本,尽可能保持最初的风貌,只是在和声与配器方面略为加工,由中西混合乐队演奏,并把曲名改为《欢欣的日子》。
——由于该曲广为大众喜爱,朱践耳与民族音乐界资深人士、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朱昌耀等经过重新配器,把这首曲子改编成为“地地道道”的民族管弦乐曲,取名《喜庆的日子》。乐曲结构短小精干、风趣生动,成为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族器乐合奏曲。
——民族管弦乐《喜庆的日子》,全曲由三个部分和引子、尾声组成。先由乐队合奏出的热烈欢腾的引子,然后板胡奏出富有陕北风味的主题,明亮活泼。
——主题在变化反复时加入了二胡,表达了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主题末句由乐队复奏一次,形成一唱众和、一呼百应的生动效果。
——第二部分主题选用山东吕剧音调,由管子领奏,并与乐队对答,幽默诙谐,富有情趣。
——第三部分的旋律借鉴了河北吹歌的发展手法,乐队分成两组,对答呼应,句幅递减;之后,由管子和笛子不断吹奏更换着的长音,而乐队演奏围绕这些长音旋转的短小音型衬托呼应,这种民间音乐中常用的“紧拉慢唱”的手法使音乐有层次地展开,抒发了北方人民欢天喜地的热烈情绪。
——尾声是引子的变化再现,首尾相应,一片欢腾。
——朱践耳,著名中国作曲家,安徽泾县人,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朱践耳在上海长大,中学时代曾自学钢琴、作曲,30年代后期曾随钱仁康学习和声,又入石人望办的训练班学习键钮式手风琴。1945年赴苏北解放区,加入新四军苏中军区前线剧团,1947年担任华东军区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建国后在上海、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49年起担任过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等处专职作曲。1955年赴苏联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60年毕业回国、在上海实验歌剧院任作曲,1975年调入上海交响乐团从事作曲,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
——朱践耳1947年在莱芜战役后谱成歌曲《打得好》,在解放区军民中广泛传唱;1949~1953年,先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作曲,曾为《大地重光》、《海上风暴》等影片以及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等配乐;1955年赴苏联,师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巴拉萨年教授学作曲,留学期间所作钢琴序曲第1号《告诉你》、第2号《流水》,用音精练、笔触细致,钢琴独奏曲《叙事诗》(为独幕芭蕾《思凡》而写)和《主题与变奏曲》,乐思发展逻辑严密,和声手法亦较丰富,前者运用了交响性手法和奏鸣曲式,冲突尖锐、情思奔放,刻画了小尼姑从宗教重压下挣脱出来走向生活的历程;朱践耳1959第一首管弦乐作品《节日序曲》在莫斯科首演,并被前苏联国家广播电台作为永久性曲目录音收藏。以后又被德国科隆、日本名古屋、挪威等地交响乐团陆续演出。1960年写成的交响曲-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歌词选用毛泽东的诗词),具有磅礴的气势和绚丽的色彩,在构思和手法方面也显示了作者的功力,深得音乐界好评。
——朱践耳1960年学成归国,翌年起在上海实验歌剧院任专职作曲。此后数年,创作多为小型声乐体裁,其中《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成为当时流传较广的歌曲;1965年为民族舞剧《南海长城》而创作了《南海渔歌》组曲(在2003年开始改编,旋律保持原貌,其他方面大胆突破);1975年起任职于上海交响乐团,作于1978年的弦乐合奏曲《怀念》,是他在交响音乐创作方面触及悲剧性题材的第一次尝试;完成于1980年的《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则是他在张志新烈士悲剧性事件的激发下,经过两年的酝酿而写成的。此曲在1981年的全国第1届交响音乐作品评奖中获优秀奖;1982年5月,在第10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是用音乐的刻刀所刻画成的一组“单色木刻”,全曲对民间音乐素材的加工和对多调性、侗族特殊调式与非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等,既标新立异,又力求返朴归真。
——朱践耳的《交响幻想曲》和《第二交响曲》先后在1951年和1994年两次全国交响乐作品评奖中获一等奖;《第四交响曲》获1990年瑞士“玛丽·何赛皇后”国际作曲比赛大奖;1990年起被列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的《世界音乐名人录》;《第一交响曲》获1992年中国唱片公司“特别创作奖”;《第六交响曲》获1997年宝钢高雅艺术奖;交响诗《百年沧桑》获1997年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唯一金奖和第四届上海市文学艺术个人“优秀成果奖”;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2002年5月,他出版了我国首部个人交响作品集《朱践耳交响曲集》。
——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既是原江苏省歌舞团民族乐队。江苏省歌舞剧院是中国省一级大型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团体,自1956年建立以来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剧院下属歌剧团、舞剧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评弹团等五个艺术团及业务机构,共有演职员四百余人。江苏省歌舞剧院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历史名城—南京市内。
——剧院所属民族乐团是剧院的一个颇具实力的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的民族音乐表演团体,是在江苏省歌舞团民族乐队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多年来,乐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器乐演奏人才,如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琵琶演奏家邵荣久,二胡演奏家芮小珠等,此外,一批后起之秀也脱颖而出,如青年古筝家郁虹,青年笛子演奏家王键等。同时还创作了一批在全国获奖的民族器乐作品,如《姑苏情》(朱昌耀曲)、《竹歌》(王爱康曲)、《江南春色》(马熙林、朱昌耀曲)、《枫桥夜泊》(崔新、朱昌耀曲)、《梅花吟》(陈盘寿曲)等,该乐团的优秀保留演奏曲目:《春江花月夜》、《行街》、《花好月圆》、《紫竹调》、《喜洋洋》、《步步高》等,至今仍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并录制成唱碟和磁带在国内外出版发行,令国内外同行所瞩目。
——多年的艺术生涯,使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乐团身居江南水乡,故尤擅长演奏具有委婉、秀丽的江南音乐,同时也能演奏优美动听的广东音乐和粗犷豪放的北方音乐。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经常演出于国内的许多城市,并出访过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丹麦、新加坡、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听众的赞誉。
——朱昌耀,1956年生于南京,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江苏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二胡学会副会长。兼任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客席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院长。曾三次在江苏省的文艺汇演及音乐舞蹈节中获”优秀演奏奖”。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有《欢乐锣鼓》、《江南春色》、《枫桥夜泊》、《姑苏情》等。被誉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情、弦弦道世情”、“中国的帕尔曼”、“人间国宝”。


音乐下载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001| 音乐吧 52290 ( 桂ICP备2021006182号 )

GMT+8, 2024-11-19 18:45 , Processed in 0.0457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07726.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