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吧 - www.5229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68|回复: 0

切利毕达凯 -《勃拉姆斯之德语安魂曲以及交响乐全集》(Brahms - Ein Deutsches Requie ...

[复制链接]

1032

主题

1115

帖子

33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音乐币
13
贡献
10
金钱
2173
威望
0
相册
0
发表于 2017-10-24 2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专辑英文名: Brahms - Ein Deutsches Requiem Symphony No.1专辑中文名: 勃拉姆斯之德语安魂曲以及交响乐全集艺术家: 切利毕达凯资源格式: APE版本: EMI所收的晚期录音发行时间: 1999年简介: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切利毕达凯是一个广受争议的人物 尽管现在没有人否认他在20世纪指挥家中的地位了
他的指挥艺术 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有一种威严与准确 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十分强烈(纯个人感觉)
以下蓝色部分为转载 供骡友参考
————————————————————————————————————————————
切利比达克
(Sergiu Celibidache1912-1996)
曾出版其唱片公司: DG
生前最重要任职: 1945--1952柏林爱乐常任指挥
1979--1996慕尼黑爱乐常任指挥
  1992年, 在卡拉扬挡了他将近三十多年后, 他活得够久够老, 重新站上柏林的指挥台。在日渐规格、统一化的乐坛中, 他的演出永远洋溢著鲜活的感动。他的辞世, 是乐坛乃至唱片界最大的损失。谢尔盖.切利比达克心里正宗的德国音响, 真的只能留在有幸亲聆其现场音乐会的乐迷心目中了。
  虽然他拒绝录制唱片, 以致虽然他的实力高出同辈指挥家许多, 他的名望在一般乐迷心目中却是十分模糊。在资深乐迷心中, 杰利大师的音乐却是最令人感动怀念的记忆。他在1945年之后暂时接替被盟军禁足的福特万格勒接掌柏林爱乐, 立刻成为乐坛瞩目的焦点。1947年福老归队后, 切利比达克自这位超级大师的演出中不断思索各种与音乐有关的东西--音乐是什么?如何实现?当然他的内在实力是大大增进了。但是1954年福老辞世后, 卡拉扬居然脱颖而出, 而且担任「终身指挥」的任务, 意谓只要卡拉扬在位一天, 就休想站上柏林爱乐指挥台。但杰利的音乐实力是大大高过卡拉扬的, 只可惜在人脉经营上, 杰利赢不了专擅此道的卡拉扬, 自此有志不得伸, 直到1979年才安定在慕尼黑。
  切利比达克成为50、60年代的传奇人物, 在于他捉摸不定的个性及永不知足的音乐追求。人们议论他的焦点就是他花费太多时间在排练上。指挥柏林爱乐时, 每场音乐会排练大概是十一、二次, 而倘若得不到五、六次以上的机会排练, 他宁可不接受聘书。他是个要求绝对完美的完美主义者, 耳中容不得任何差错, 要求乐师们精力必须高度集中, 并要求乐师们动脑筋, 先领悟乐思再讲究技巧琢磨。他的记性相当好, 排练时可以不看总谱而完全不出差错。
  他表现出来的音色相当独特, 因为他要求低音乐器奏得特别宁静。厚重、沉凝的音乐线条也是当世一绝。他所佩服的指挥包括费拉拉、温加特纳与福特万格勒、库贝力克。其他像卡拉扬、贝姆、尤其托斯卡 尼尼都看不在眼里, 还文人相轻的说了一些不怎么好听的话。在他眼中,音乐不存在于奇迹, 而只在于实践。音乐没有美丑之分, 只有存在与否。为了让音乐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必须要专心一志的长期工作。与其满足于半瓶醋或是中等水准, 倒不如乾脆不做。他以这种态度演出的最佳效果, 就是演奏拉威尔这类作曲家的作品, 可以达到令人惊讶的优美与精确。而在诠释如布拉姆斯的交响曲之类作品时, 他那高度人为塑造的激情与作品自发的抒情性就有点发生冲突了。许多乐手说他是个天才, 也有人说这个天才走错路了。
  晚年切利比达克的速度有越来越慢的趋势。1992年的演出中, 他那长达80多分钟的布鲁克纳第四让许多人难以理解, 但是他就是要这样表现对作品的理解。近几年的慢更是变本加厉, 几乎是慢到边缘。朱里尼和他比起来恐怕还要输他三分。根据专家的说法, 认为大师是要呈现音乐中每一个细节, 不想遗漏作曲家任何心思, 但是又不让听众有非份的感官享受, 所以不准乐团多唱一点, 多做一点表情, 密不通风的控制一切, 功力之深已到吓死人的地步, 乐团根本不敢越雷池一步。
  年轻时的切利比达克曾尝试录制过一些唱片, 但是后来却十分排斥录音。他的名言是「音乐储存在唱片中, 就像用罐头装青豆一样, 特殊的芳香和生命都会失去。」他甚至把唱片比作 Birgitte Bardot (碧姬芭杜) 的画像。想听他音乐的人除了用那几张盗录的唱片止渴外, 就只能绕著地球跑, 到处追寻他的现场音乐会了。不过后来据说他已改变态度, 表示要录制一些唱片作为自己演奏的记录, 这消息的确令人雀跃了好一阵子, 但是想不到言犹在耳, 他就辞世而去, 84岁年龄少了好几年的风光, 更令大部分无法听到他现场音乐或录音的人扼腕不已。他的辞世, 似乎代表五、六十年代指挥艺术传承的终结, 令人感叹。
————————————————————————————————————————————————————
再来说说
关于Celibidache的译法,向来没什么定论。有诸如,切利比(毕)达克、切利比(毕)达奇、切利比(毕)达凯、切利比(毕)达赫、切利比(毕)达彻等等写法,主要的差别在最后一个音。不过我看一些录像中,西方媒体普遍念为[ki]音,而据说按照他姓氏的东欧读音应为[kai],确实比较混乱。其实无所谓啦~~~~
他生前对录音十分厌恶,而且因为长期在一些名声平平的乐团,以至于在他有生之年,其录音作品的发行十分罕见。但在他过世以后,他生前的很多现场表演录音或者录像版权,立即被EMI和DG这两大古典唱片巨头瓜分。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基本都是这两大公司集结出版的东东。据说EMI收获的版本相对都是比较晚期一些的,即切利开始进入“缓慢”的冥想时期的录音最作品,应该会比较有特色。
关于勃拉姆斯,也没多少好说了。反正是浪漫主义音乐晚期交响乐创作的一个里程碑,一般都这么认为。
倒是切利毕达凯的演绎,多少是另类的可以,或者说慢的可以,叫一般听惯了常速的人难以接受。
看网上捧到天上去的也有,骂得狗血淋头的也有,没个准头。
不过 倒是有他在DG的一套勃拉姆斯交响乐全集,无论力度、音色、还是乐句层次表达都体现出极为高超的水准。
个人觉得比托斯卡尼尼的版本更有说服力(当然录音质量是托斯卡尼尼力所不能及的)。
另外,切利毕达凯在EMI的布鲁克纳的集子我也听过一些,不多。总体来说拖的非常缓慢,其个人印记很浓重。(可能一方面也归咎于本人对于布鲁克纳的音乐还不甚熟悉)
而他在EMI的拉威尔管弦乐版的《图画展览会》则令我感觉异常惊艳,一次既是完全个性化又是无比完满尽善尽美的演绎。
所以,个人对EMI这套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东东还是相当期待的。
本人目前仍在下载中 源较少 期待大家来加速、分流

wink.gif

wink.gif



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001科技| 音乐吧 52290 ( 桂ICP备2021006182号 )

GMT+8, 2024-12-23 06:21 , Processed in 0.0477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07726.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